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 艾志龙

随着健康体检的普及,“结节”的检出率越来越高,甲状腺、乳腺、前列腺堪称“结节重灾区”。由于结节很“普遍”,故被告知某部位有“结节”时,大部份人尚能平静面对。不过,若检查报告单上写着“结节伴钙化”,很多人就不那么淡定了。当“结节”遇上“钙化”,十有八九是癌吗?且听专家的分析。

甲状腺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腺体,甲状腺结节是甲状腺内的散在病灶。甲状腺内钙化较少单独出现,常与结节伴发。钙化可发生于良性结节,亦可发生于恶性结节。目前,甲状腺结节钙化的发病机制尚无定论,流行病学统计资料显示,伴钙化的甲状腺结节仍以良性居多。

“微小钙化”要警惕

根据超声影像中钙化灶的大小及形态,可将其分为微小钙化、粗大钙化和边缘环状钙化。微小钙化指沙砾样、颗粒样、针尖样、直径在2毫米以下的钙化点。粗大钙化指伴有声影的强回声光团,如斑片、斑点、弧形或其他不规则形态的强回声光团,直径在2毫米以上。边缘环状钙化指蛋壳样钙化或外周曲线型钙化。

大部份学者认为:伴微小钙化的结节通常为恶性,而伴粗大钙化和边缘环状钙化的结节则倾向于良性。也有研究认为,恶性结节发生局部坏死后,亦可形成粗大钙化,表现为微小钙化、粗大钙化并存或不规则的粗大钙化。总体而言,良性结节中的钙化颗粒较大,微小钙化亦可见(一般不超过3个);恶性结节中以针尖样、沙砾样微小钙化多见,数量多,但亦可见粗大钙化。值得注意的是,在甲状腺结节性质的判断中,钙化仅是其中一个因素,只有结合甲状腺结节的形态、边界、回声及血流分布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结论。

治疗并非“一刀切”

伴边缘片状、团状、弧形粗大钙化的甲状腺结节患者,可暂时观察,定期随访(每半年做一次超声检查);疑似恶性、结节直径<5毫米、伴微小钙化者,应在医生指导下增加随访次数,密切观察病情进展;结节直径>5毫米、伴微小钙化,以及结节位于甲状腺表面、邻近气管或位于甲状腺上极背侧者,宜进行手术治疗。

专家介绍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教授,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甲状腺、代谢外科学组全国委员,中国抗癌协会甲状腺癌专业委员会全国委员,中国医促会甲状腺疾病专业委员会全国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甲状腺疾病专业委员会围手术期学组全国常委,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骨代谢及甲状旁腺疾病专业委员会全国委员,上海医学会外科分会甲状腺外科学组委员,上海抗癌协会甲状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