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 赤小豆別名紅豆、紅小豆、朱小豆、朱赤豆、赤豆、飯豆、紅飯豆等;英文名Semen Phaseoli或Rice Bean 或Azuki Bean等。
來源: 赤小豆為豆科植物赤小豆Phaseolus calcaratus Roxb.或赤豆Phaseolus angularis Wight的乾燥成熟種子。赤小豆起源於中國,在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文物中發現了炭化赤小豆;其栽培歷史也超過2000年。我國赤小豆有野生和栽培品種,種質資源豐富,已編入庫 4000-5000份,佔世界種質資源1/3以上。赤小豆主產於廣東、廣西、江西等地,赤豆則各地廣為栽培。國際市場上享有盛譽的品種有崇明赤小豆、天津赤小豆、唐山赤小豆、東北大紅袍等。
入藥: 秋季果實成熟而未開裂時拔取全株曬乾,打下種子再曬乾即可供食用或藥用。除種子外,赤小豆芽、赤小豆花、赤小豆葉等均可入藥。赤小豆的藥用記載首見於中藥古藉《神農本草經》中。作為藥材赤小豆的品質較赤豆更優,但其資源漸少,漸被赤豆替代。
炮製: 赤小豆多煮食亦可生用,內服或外用。傳統中藥神曲是以赤小豆、苦杏仁、鮮青蒿、鮮蒼耳草、鮮辣蓼等加入麵粉(或麥麩)混合後經發酵製成。臨床應用廣泛,具有健脾和胃消食等功效。歷代有焙製法、炒製法、半夏共炒法、棗製法、煨製法、酒製法、煮製法、製炭法等。現行《中國藥典》有炒焦法等。赤小豆經發酵也可製成赤小豆豆豉。
成份: 赤小豆約含蛋白質22%,脂肪0.5%,碳水化物65%,粗纖維5%;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β-半乳糖苷酶、三萜皂甙類、黃酮類、酚類、鞣質等成份。此外含有多種維生素如B1、B2、B3、葉酸等;以及鈣、磷、鐵、鎂、鉀、鋅、錳、硒、銅等元素;其種皮含花色苷等生物活性成份。赤小豆中必需氨基酸佔氨基酸總量的百分比高於赤豆;赤小豆中的礦物質含量也較赤豆高。
功效: 利水消腫,解毒排膿等。
應用: 臨床上中醫常用赤小豆治療水腫腳氣,風濕熱痹,黃疸腸癰,瀉痢便血,淋病腫毒,瘡瘍癬疹等病症。現代研究發現赤小豆具有退水腫,降血壓,調血脂,調血糖,護肝腎,防結石,解毒,抗癌,產後催乳,瘦身等藥效作用。赤小豆芽能清熱解毒,止血安胎;主治腸風便血,腸癰痢疾,妊娠胎漏等病症。赤小豆花能清熱解毒,醒酒止渴,消腫明目;主治疔瘡丹毒,傷酒頭痛,肝熱目赤,消渴水腫,瘧疾痢疾,痔瘺下血等病症。赤小豆葉能固腎縮尿,明目止渴;主治小便頻數,肝熱眼蒙,心煩口渴等病症。
複方: 麻黃連軺赤小豆湯出自經典醫著《傷寒論》,由麻黃、連軺(原方用連翹根,用連翹代之名為麻黃連翹赤小豆湯)、赤小豆、杏仁、生梓白皮、生薑、大棗、炙甘草組成。具有清熱解表,祛濕退黃的功效;主治濕熱黃疸兼有表邪的陽黃證。臨床上該方加減變化,用於防治心、肝、腎等臟器組織損傷及多種變態反應性疾病等有良效。
食療: 赤小豆是2012年國家主管部門公示的86種藥食兩用中藥材之一;其具有高蛋白質,低脂肪,高碳水化合物,富含B族維生素等特點,營養保健價值很高。日常人們多將赤小豆與大米一起煮飯熬粥,因此它被稱為“飯豆”;赤小豆祛濕利水消腫的功效突出,所以它又被稱為“祛濕豆”。赤小豆也是煲湯的好食材,如赤小豆薏仁元肉紅棗湯、赤小豆百合陳皮排骨湯、赤小豆淮山生薑鯽魚湯、赤小豆薏仁芡實鵪鶉湯等。值得注意的是,另兩種豆科植物的種子海紅豆、相思豆也習稱為“紅豆”。尤其海紅豆也是日常食材,多用於製作紅豆沙。二者不應與赤小豆混淆。
參考: 《中國藥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