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大肠外科 蔡国响 蔡三军(教授)

大肠癌最常见的症状是便血,便血最容易与痔疮相混淆而误诊误治。因此,病人一旦出现便血,应到医院肛肠外科进行详细检查,千万别把早期直肠癌当作痔疮治,以免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人口老龄化和饮食结构改变,促使大肠癌发病率逐年上升

1973~1975年,由全国肿瘤防治办公室承担并完成的全国人口死亡原因普查发现,大肠癌死亡率在所有恶性肿瘤中排第6位。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描述大肠癌死亡率。

近年来,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加上随着经济条件的好转,人们的饮食结构发生变化,从“粗茶淡饭”到“大鱼大肉”,大肠癌发病也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2015年中国癌症统计数据显示,相较于2005年,大肠癌新发病例数在十年间翻了一番,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恶性肿瘤中位列第五位。大肠癌在大城市中的发病率以年均4%~5%的速度递增,发病率跃居第二位,仅次于肺癌。研究证实,饮食结构中的高蛋白质、高脂肪与大肠癌发病呈正相关。

诊断方法变化,结肠镜活检成为诊断“金标准”

20世纪50年代,大肠癌的诊断方法除大便隐血试验和直肠指检外,主要采用硬式直肠镜、乙状结肠镜和钡剂灌肠等方法。直肠指检是医生用手指经肛门来探察肠道的一种检查方法,仅能触及距离肛门较近的直肠病变,直肠镜和乙状结肠镜也无法触及更高位置的结肠肿瘤。20世纪70年代初,纤维结肠镜开始在临床应用,并逐渐推广。通过纤维结肠镜检查,医生能顺次、清晰地观察肛管、直肠和结肠的黏膜状态,可以进行病理学检查。20世纪80年代以来,CT、MRI、腔内超声和全身PET/CT等影像学手段出现,提供了更加精准的影像学评估。

特别提醒:大肠癌筛查逐步受到重视 大肠癌筛查是发现癌前病变,降低大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重要途径。1977年,我国专家在浙江省海宁进行首次大肠癌人群防治研究;1989—1997年,我国首个大肠癌筛查干预队列研究在浙江省嘉善开展;2007年,上海市率先开展大肠癌社区筛查,100万人参与了大肠癌社区筛查项目。北京、天津、广州也相继启动了大规模社区人群大肠癌筛查工作。

手术技术进步,使“保肛”成为可能

外科手术是治疗大肠癌最有效的方法。传统的手术方式为开腹手术,腹壁切口较长,腹壁创伤较大。 20世纪80年代起,国际上微创外科崛起。1993年,我国开展了首例腹腔镜大肠癌手术。经过20多年的推广应用,腹腔镜手术已经成为治疗大肠癌的常见手术方式。2009年,我国大陆开展了首例机器人大肠癌手术。近年来,我国还开创了经自然腔道的大肠癌手术,进一步减少了手术创伤。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技术的进步,更多低位直肠癌“保肛”成为可能。 20世纪90年代以前,由于诊疗技术限制,许多时候低位直肠癌患者需要切除肛门,失去肛门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诸多不便。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术前放化疗效果的提高、手术技术和手术器械的发展,直肠癌的“保肛率”显著提高。

多学科协作,进一步改善预后

除手术外,化疗、放疗等也是治疗大肠癌的方法。自20世纪50年代发明氟尿嘧啶以来,氟尿嘧啶一直是大肠癌化疗的基础性药物。除氟尿嘧啶的静脉制剂外,氟尿嘧啶口服剂型也相继出现。此外,奥沙利铂、伊立替康、雷替曲赛等的出现,提供了更多细胞毒性药物选择。

2006年,针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靶向药物西妥昔单抗在中国上市;2010年,抗VEGF单克隆抗体贝伐珠单抗在中国上市。靶向治疗药物的出现,进一步提高了转移性大肠癌患者的治疗效果。

近年来,免疫治疗药物也开始应用于大肠癌患者。 放射治疗主要用于直肠癌的新辅助治疗、辅助治疗以及转移性大肠癌的局部治疗。从传统放疗发展到今天的三维适形放疗、束流调强放疗、立体定向放疗、放疗栓塞等多种技术,放疗在大肠癌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15年,质子放疗技术被用于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

进入21世纪,大肠癌的治疗模式发生了显著变化。在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下,大肠癌患者获得最合适的个体化诊疗方案。经过十几年来的不懈努力,国内众多医院建立了大肠癌多学科综合治疗团队,提高了我国大肠癌的整体疗效。在国内一些大肠癌综合治疗中心,大肠癌5年生存率已经达到70%以上,与欧美国家相近。 降低大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一定要重视癌症筛查,及早将大肠癌筛查纳入常规检查项目,将癌变扼杀在萌芽状态。

专家介绍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大肠外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前主任委员,中国临床肿瘤协会结直肠癌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复旦大学大肠癌诊治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