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與食品衛生教研室教授 厲曙光

新冠病毒傳播途徑的疑惑

在抗擊新冠肺炎的戰役中,科學且全面的防控措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眾所周知,防控傳染病有三大要素: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但此次疫情中,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途徑始終存在諸多令人不解之處。以武漢華南海鮮市場為例,在已確認的第一批患者中,有不少人既沒有去過該市場,也沒有與野生動物接觸的經歷,更沒有與患者的接觸史,那麼,新型冠狀病毒是通過何種途徑傳染給他們的呢?

傳播途徑是指病原體從傳染源排出後及侵入新的易感宿主前,在外界環境中所經歷的全部過程。目前,已知的新型冠狀病毒的人傳人途徑有三種:直接傳播、接觸傳播和可能的氣溶膠傳播。直接傳播指患者或病毒攜帶者打噴嚏、咳嗽、說話時產生的飛沫,以及呼出的氣體等,通過近距離接觸被他人直接吸入而導致感染,易發生在室內人員聚集的情況下。接觸傳播指傳染期患者或病毒攜帶者的飛沫沉積在周圍物體表面(如門把手、扶梯傳送帶),他人的手接觸被污染的物體後,觸摸口、鼻、眼睛等黏膜處,進而引起感染;病毒也可以通過握手、擁抱、親吻等行為傳播。氣溶膠傳播指含有病毒的飛沫混合在空氣中,形成氣溶膠,被人吸入後導致感染。雖然氣溶膠吸附病毒的可能性和病毒數量遠小於飛沫,但其傳播距離和範圍明顯擴大,既可以發生在室內場所,也可能發生在室外空間。

痰液是病毒滋生的溫床

氣溶膠指懸浮在氣體介質中的固態或液態顆粒所組成的氣態分散系統,這個系統中的各種顆粒大小相差懸殊,但是普通氣溶膠的直徑約為女性頭髮的十分之一。它看不見,摸不到,抓不住,卻可以在空氣中四處飄蕩,令人細思極恐。那麼,氣溶膠中的病毒(或其他病原體)除了來自感染者的飛沫,還可能來自何方?答案是痰液。

痰液是氣管和支氣管黏膜的腺細胞分泌出來的黏性液體, 可以濕潤氣管。當有外來異物且黏液分泌過多時,氣管、支氣管黏膜上的纖毛會向咽喉部擺動,將外來的塵粒、細菌和病毒等通過咳嗽排出體外,這時就形成痰液。健康人一般不產生痰液,但呼吸道感染者的小小一口痰,可能會攜帶數以萬計的細菌、病毒、真菌、支原體等微生物,是名副其實的“病菌培養基”“健康劊子手”。2003年的“非典”病毒和當下的新冠病毒均可由痰液傳播。

有研究發現,1毫升唾液中所含病毒數量高達1億個,如果患者或隱性感染者將痰液隨意吐在地上,經太陽照射、路人踩踏、輪胎碾壓,痰液漸漸乾燥,病原微生物便可隨塵土飛揚到空氣中,健康人一旦吸入這樣的塵埃,就可能感染疾病。

改變陋習謹防“漏網之魚”

隨地吐痰是一種衛生陋習,是一種缺乏公德的“損人害己”行為,為傳染病的傳播“助紂為虐”。早在2003年,上海市政府為防治“非典”,就在《上海市市容環境衛生管理條例》中加大了對隨地吐痰者的懲罰力度,罰款的最高額度從之前的50元增加到200元;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對隨地吐痰者的最高罰款可達1萬港元。新加坡《環境公共健康法案》規定,在公共場所吐口水或吐痰的人,首次處以最高1000元新幣(相當於人民幣5000元)的罰款,第二次2000元新幣,以後再犯就要罰5000元新幣,甚至承擔刑事責任。這些強有力的環境監管措施不僅約束了人們的不文明行為,提高了社會文明意識,更是對環境生態和人群健康的保護。

因此,我們在採取勤洗手、戴口罩、多通風、不聚會等疫情防控措施的同時,切勿忘記養成不隨地吐痰的良好習慣。無論依靠政府還是依靠個人,無論通過立規執法還是通過文明自覺,多維度的防控意識和行為都是必要的。具體到個人,每個人都應該做到不隨地吐痰,如有口鼻分泌物應用紙巾包好,棄置于有蓋的垃圾箱內。

專家提醒:戰勝疫情,無論是過去、現在或將來,最重要、最根本、最有效、最經濟的防控措施就是徹底切斷病毒的傳播途徑,不讓隨地吐痰這一醜陋行為成為防疫防控環節的“漏網之魚”。只有這樣,才能有效保護自己、家人及他人的健康。

專家介紹

厲曙光 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與食品衛生教研室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食品科技學會理事,上海食品學會理事,上海市營養學會理事,上海市食療學會理事。1994年起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主要從事食品安全和營養健康等科研和教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