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心脏外科教授 范慧敏

真实病例

数月前,57 岁的王先生因活动後胸闷丶气促来我科就诊。王先生告诉我说,他十年前因冠心病做过介入治疗,植入过支架。多年来,他一直坚持吃药,基本没有出现过胸闷丶心绞痛等不适症状。然而最近半年,胸闷丶气促等不适症状频频发生,他怀疑自己可能是旧病复发了。经冠脉造影检查,我们发现,王先生原先放置支架的部位(冠状动脉前降支)再度出现狭窄,属於复杂性冠心病的一种,吃药或再次介入治疗都难有明显效果。在这种情况下,接受冠脉搭桥手术是最合适的选择。冠状动脉前降支是最重要的血管,负责供应左心室肌血液,一旦发生阻塞,会危及生命,患者发生猝死的概率非常高。王先生的情况更加复杂,放有支架的冠状动脉前降支再度发生狭窄,二次治疗的难度非常大,且其身体条件亦不是太好。於是,我们决定为王先生实施小切口心脏不停跳微创冠脉搭桥手术。手术进行得非常顺利,术後次日,患者已能喝水丶进食。术後5 天,王先生基本康复出院,目前情况良好。

心脏搭桥越来越微创

对於严重冠心病患者而言,“搭桥”手术是一种非常安全丶有效的治疗方法。很多人担心“搭桥”手术风险大,容易发生意外。实际上,目前该技术已经非常成熟。

心脏“搭桥”手术包括常规手术和微创手术两种,医生需要根据不同的病情,选用合适的手术方式,使患者最大程度获益。常规心脏“搭桥”手术时,医生需要打开患者的胸腔,使心脏暂时停跳,并利用人工心肺机实施体外循环。“搭桥”後,再使心脏重新复跳。随着技术的进步,心脏“搭桥”手术变得越来越微创:手术切口只有七八厘米,对於老年患者而言,小切口意味着术後愈合快,疼痛少,出现感染等并发症的风险低;而心脏不停跳,就不需要实施体外循环,可以避免体外循环可能导致的低血钾症,凝血机制破坏,肺丶肾等器官功能减退等并发症,不仅术後恢复快,还能最大限度地保证患者术後的生活质量。不过,“小切口”只适用於部分患者,好的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微创搭桥怎麽做?

手术时,医生先在范慧敏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心力衰竭专科主任丶心脏外科教授丶主任医师丶博士生导师,上海领军人才,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同济大学东方转化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丶移植免疫研究所执行所长丶心力衰竭研究所常务副所长,中国免疫学会移植免疫学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分会冠心病学术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医学会器官移植分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委员会委员。擅长冠心病丶风湿性瓣膜病丶先天性心脏病丶心肌病的外科治疗,以及心肺移植丶心室辅助装置国产化研究和临床应用。患者的胸口做一个7 厘米的切口,随後将位於左侧胸骨後的血管——乳内动脉取下,作为健康的搭桥血管。这种类型的血管长期通畅率高,搭桥後远期效果好。接着,医生要找到位於心脏表面丶已经发生病变的冠状动脉(大多为左侧冠状动脉前降支,它是人体最重要的血管之一),在放大镜的帮助下,医生用比头发丝还细的线,将乳内动脉细密地吻合到病变血管的两端,就像在狭窄血管两端架起一座桥,为冠状动脉重建血供“ 通道”。

哪些冠心病患者需要搭桥?

目前,很多冠心病患者对外科搭桥手术心存疑虑和恐惧,更倾向於选择支架植入治疗(PCI)。实际上,支架植入治疗有其局限性,并不适合所有患者。冠心病患者到底选择内科支架治疗(PCI) 还是外科搭桥治疗(CABG),应当遵循相关指南的建议,以便获得更多益处。目前认为,左主干病变者,3 支血管病变或2 支血管病变合并前降支近段病变,合并左心功能不全(EF<50)丶糖尿病者,出现心肌梗死後并发症(如室间隔穿孔丶严重瓣膜关闭不全丶室壁瘤形成)者,介入治疗失败者,应行外科“搭桥”手术。

专家简介:

范慧敏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心力衰竭专科主任丶心脏外科教授丶主任医师丶博士生导师,上海领军人才,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同济大学东方转化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丶移植免疫研究所执行所长丶心力衰竭研究所常务副所长,中国免疫学会移植免疫学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分会冠心病学术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医学会器官移植分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委员会委员。擅长冠心病丶风湿性瓣膜病丶先天性心脏病丶心肌病的外科治疗,以及心肺移植丶心室辅助装置国产化研究和临床应用。
心脏外科专家门诊:周一上午(南院),周一下午(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