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教授 白春學
慢性阻塞性肺病是一種以慢性氣流受限為特徵的疾病,包括慢性支氣管炎和或肺氣腫。慢阻肺的病程呈進行性發展,不完全可逆,若不及時治療,患者的呼吸功能逐漸下降,嚴重影響勞動能力和生活品質,最終會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1.誘發因素沒有很好控制
沒有很好控制的COPD發病的相關因素有吸煙、大氣污染、感染、過敏、氣候變 化,以及老年人呼吸道防禦功能差,維生素A、維生素C等營養物質缺乏等,這些因素都會增加慢性支氣管炎的發病率。
2.病變進行性發展
慢阻肺可導致氣道和肺的組織病理學破壞以及相應的病理生理學改變,包括黏液高分泌、氣流受限、肺過度充氣、氣體交換異常、肺動脈高壓和肺心病等。慢阻肺進展到一定程度還會出現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導致患者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3.早期診斷不夠
慢阻肺的死亡率之所以居高不下,最主要的原因是早期診斷不夠。就連醫療技術較發達的美國,其慢阻肺的漏診率也高達50%左右。
及早檢查,發現慢阻肺
1.重視早期症狀
對慢阻肺臨床表現的高度警覺和及早檢查有助於早期發現疾病。慢阻肺患者多有明顯的危險因素接觸史,有不能完全逆轉的氣流阻塞,主要表現為慢性咳嗽、咳痰。但也有例外,比如不少患者無明顯臨床症狀,直到疾病中晚期,才出現活動後氣急、呼吸困難的症狀;部份患者有慢性咳嗽、咳痰症狀,但一直未引起重視;還有些肺氣腫患者,以軟弱無力、體重下降等不適就診,若不仔細詢問,更易漏診。
為提高慢阻肺的早期診斷率,有危險因素接觸史的咳嗽、多痰者,咳嗽、咯痰超過一週者,應做肺功能檢查。肺功能檢查是診斷和評估慢阻肺的“金”標準,能客觀地評判氣流阻塞程度。
2.監測高危人群
有慢阻肺高危因素(如吸煙、反復發生呼吸道感染和過敏)者,以及40歲以上人群,應定期隨訪肺功能,以便早發現、早治療。存在下述5個問題中的3個以上者,說明慢阻肺已離你不遠了,應盡早去醫院就診:①你是否經常咳嗽?②你是否經常有痰?③你是否比同齡人更容易氣短?④你的年齡是否超過40歲?⑤你現在是否吸煙或者曾經吸過煙?
戰勝慢阻肺,遵循五原則
1. 知己知彼 患者應接受健康教育,掌握慢阻肺的基礎知識,瞭解病變程度以及相應的治療原則,密切配合醫生治療。
2.避免發作 戒煙、遠離粉塵和有害化學物質,不但是預防慢阻肺發生的重要措施,也是減緩病情進展的重要手段。儘管戒煙很難使慢阻肺患者的氣道阻塞完全逆轉,但可明顯減緩肺功能損壞,延長壽命。
3.密切監測 監測咳、痰、喘對判斷病情變化和指導治療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咳、痰、喘症狀突然加重,往往提示病情由穩定期突然轉變為急性加重期,需要加強治療。痰量增多、顏色變黃,往往提示有細菌感染,應立即留取痰標本分離鑒定,並給予相應治療。肺功能和血氣分析對判斷病情的嚴重性和指導治療,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4.改善症狀 穩定期的治療主要為健康教育、提高免疫功能、改善症狀和減少併發症。為改善症狀,可應用支氣管擴張劑(如抗膽鹼能藥物、β2受體激動劑)和規則吸入糖皮質激素等,應避免長期口服或靜脈注射糖皮質激素。康復鍛練有助於提高患者的體質,包括免疫功能。低氧血症患者,可考慮應用長期氧療。
5.及時治療 急性加重期慢阻肺患者的治療主要為去除誘因、迅速糾正生理學異常。痰量增多、膿痰,伴發熱者,可給予抗生素治療。化痰藥物、支氣管擴張劑、茶鹼、糖皮質激素和控制性氧療,都可有效改善症狀。伴呼吸衰竭者,首選無創機械通氣,若無效,還可考慮有創機械通氣。
專家指點:慢阻肺患者過冬不用愁
慢阻肺患者很怕過冬,原因是冷空氣會導致氣道黏液分泌增加,支氣管纖毛運動減弱,呼吸道抵抗力下降。同時,為了禦寒,人們常在冬天將門窗緊閉,室內空氣不流通,增加了鼻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肺炎鏈球菌、流感桿菌等病原微生物感染的機會,進而誘發慢阻肺急性發作。慢阻肺患者如何安全過冬呢?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1.避免誘發因素 戒煙,避免煙霧和粉塵吸入,避免接觸感冒和呼吸道感染患者,避免各類過敏因素,注意保暖,避免去人群密集與空氣渾濁的公共場所,居室應定時通風。
2.提高免疫功能 多吃富含維生素A、維生素C的食品;適當應用免疫調節劑和疫苗,如蘭菌靜、流感疫苗等;多做康復鍛煉,如縮唇呼吸、太極拳等;注意勞逸結合,保持充足的睡眠。
3.記錄病情變化 為預防和減少急性發作,患者應學會記錄病情變化和治療反應,並及時回饋給醫生,以便醫生及時修正治療方案。病情監測應包括:①咳嗽程度;②痰的性質(有無膿痰);③痰量;④咳痰難易程度;⑤呼吸困難程度。一但出現咳嗽加重、咯黃膿痰、發熱等不適時,說明病情加重,應及時就醫。
專家介紹:上海市醫學領軍人才,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呼吸內科教授。擅長慢阻肺、肺癌、肺血管病等呼吸病的診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