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 顾宇彤

据统计,我国40岁以上人群慢阻肺的发病率为8.2%。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慢阻肺在各类致死病因中排列第4位,推测到2020年,将跃升到第3位。

稳定期:坚持吸入治疗

目前,许多慢阻肺患者仍习惯于靠打针、吃药治疗慢阻肺,常只关注发作期治疗,忽视稳定期的维持治疗。许多慢阻肺患者不会正确使用吸入药物,不了解慢阻肺需长期持续治疗的特点,常不规则用药,甚至在自认为好转时自行停药,导致疾病反复加重。

实际上,吸入药物可直接到达气道和肺组织,用很少的药量就能发挥治疗作用,起效速度与静脉用药相似,快于口服药。而口服或静脉用药在对肺部产生治疗效果的同时,也会对全身其他器官(心脏、肝脏等)产生影响,副作用相对多见,对慢阻肺患者而言,吸入治疗应作为首选。由于慢阻肺患者的气道炎症和气流受限持续存在,是不完全可逆的慢性病,故吸入治疗需长期坚持。

有患者担心长期吸入药物会上瘾,其实不然。吸烟上瘾是因为烟草中的尼古丁有成瘾性,而不是吸入方式本身。慢阻肺患者吸入的药物主要是支气管扩张剂和激素类抗炎药,不会上瘾。

发作期:方案个体化

不同的慢阻肺患者有不同的病因,咳、痰、喘的症状各有侧重,疾病的严重程度也不一样,应在医生指导下根据症状和疾病严重程度、急性加重风险、药物可获得性,以及对药物疗效的反应等,选择一种或多种最适当的治疗药物,并辅以综合康复措施,如戒烟、锻炼、营养支持、免疫治疗和氧疗等。

据统计,慢阻肺患者每年发生0.5~3.5 次急性加重,急性加重是慢阻肺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而稳定期的规范治疗是预防急性加重最好方法。世界慢阻肺防治策略建议,根据肺功能分级、近一年急性加重次数和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将慢阻肺分为A、B、C、D 4组,有选择性地对患者进行急性加重的预防治疗,而不是简单地根据肺功能严重程度选择治疗用药,以免导致部分患者治疗不足,部分患者治疗过度。

答疑解惑:

1.为什么有人吸了一辈子烟,却不得慢阻肺?

顾宇彤:吸烟是引起慢阻肺最主要的原因。在慢阻肺患者中,80%为吸烟者。大量研究证实,吸烟与肺功能下降密切相关,吸烟者第一秒用力呼气量每年平均下降60毫升,明显高于正常人(每年下降30毫升)。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吸烟量相同的人在相同的时间内都会发展成慢阻肺,大量吸烟者的肺功能可以正常,仅15%~20%的吸烟者罹患慢阻肺。这主要是由遗传易感性决定的,这种易感性受多种基因控制,目前的医疗技术还不能检测某人是否易感,但明确的是,与慢阻肺患者有血缘关系的人吸烟后易患该病。

2. 慢阻肺患者戒烟后,是不是容易生癌?

顾宇彤:有些患者听说,慢阻肺患者戒烟后反而容易“生癌”,不愿意戒烟。实际上,这也是一种误解。已患肺癌但尚未被发现者在吸烟后会出现一过性的肺功能下降,如果下降幅度超过肺功能的代偿范围,会出现咳嗽、胸闷、气急等不适,此时患者会“自觉戒烟”,这就是有些人误认为“戒烟后生癌”的原因。大家必须明确,戒烟是能够改变慢阻肺预后的有效方法之一,比任何药物治疗都重要。虽然戒烟不能使肺功能恢复正常,但能明显延缓肺功能进行性下降的速率。因此,戒烟越早越好,再晚也不迟。值得注意的是,新近的研究还发现,接触二手烟者患慢阻肺的风险增加。对于“老烟民们”来说,为自己,也为身边的人,必须戒烟!

专家介绍: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医学博士。擅长肺部疑难疾病诊治,慢性阻塞性肺病、哮喘、肺动脉栓塞等肺血管病和肺部肿瘤的规范化治疗,急慢性呼吸衰竭抢救,肺功能检查和报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