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腎臟科主任 倪兆慧

病例一:最近參加了單位組織的體檢,尿常規顯示蛋白尿+,是不是患了腎病?

倪兆慧:蛋白尿一般指的是每日尿蛋白量持續超過150毫克。若第一次查出有蛋白尿,必須複查。若複查後還是有問題,就需要做進一步檢查,如24小時尿蛋白定量、腎功能等,並結合全身症狀(有無少尿、血尿、浮腫、高血壓、皮疹、發熱、關節痛、貧血、消瘦)來診斷是否存在腎臟疾病或其他系統疾病。

病例二:最近被查出患有慢性腎炎。聽說這病很難治,嚴重的話,還會發展為腎功能衰竭,是這樣嗎?

倪兆慧:慢性腎炎早期可有乏力、腰酸、納差等症狀,但一般不會影響腎功能。不過,若病情得不到有效控制,會逐漸出現夜尿增多、貧血、電解質紊亂及腎功能減退,最終發展至終末期腎衰。慢性腎炎患者的自然病程變化很大,部分病人的病情比較穩定,經數十年才發展到腎功能不全;另一部分病人的病情持續發展或反復急性發作,僅2~3年即發展為腎功能衰竭。腎活檢病理學分型對預後的判斷比較可靠,一般認為微小病變型腎病和輕度系膜增殖性腎炎,預後較好。

病例三:我父親最近因噁心、嘔吐去醫院就診,醫生診斷他患了腎功能衰竭。我們很納悶,父親身體一直挺好的,為什麼突然患上這麼嚴重的病?

倪兆慧:腎功能衰竭主要分為急性腎功能衰竭和慢性腎功能衰竭兩種。慢性腎功能衰竭起病隱襲,早期可以沒有任何症狀,或雖然有尿泡沫增加、夜尿增多、血壓升高等症狀,但被患者忽視了。當腎功能完全喪失時,噁心,嘔吐,瘙癢、貧血?、尿量減少?、浮腫等症狀會表現出來。這就是部分患者在初診時,就被查出患有尿毒癥的原因。老年人,尤其是患有高血壓和糖尿病者,應定期檢查尿常規和腎功能,以便早期發現疾病,早期治療。

病例四:我侄女今年15歲,平時學習比較緊張,一周前突發急性腎炎。我們一家人都很擔心,這病能治好嗎?會不會留下後遺症?

倪兆慧:急性腎小球腎炎是以血尿、蛋白尿、高血壓和水腫為特徵的腎臟疾病,可伴有一過性的腎功能損害,大多數為鏈球菌感染後腎小球腎炎。一般認為,急性腎炎的預後良好,經充分休息和積極治療後,絕大多數患者會在起病2~4週內逐漸好轉,僅少部分病人因治療不及時或治療不當而導致臨床症狀及尿蛋白持續存在,嚴重的可演變為慢性腎炎。值得注意的是,新近研究發現,少部分尿異常完全消失、腎功能恢復正常的急性腎炎仍會進展為慢性腎功能衰竭,故患者在臨床痊癒之後,仍應定期進行尿常規檢查,密切觀察。

病例五:我今年55歲,有糖尿病史5年。聽人說,糖尿病患者很容易出現腎臟問題,是這樣嗎?

倪兆慧: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的常見併發症之一。一般地說,1型糖尿病患者在患病10~15年出現微量白蛋白尿;2型糖尿病患者在起病10年內出現微量白蛋白尿的概率高達20%~25%。  

為早期發現糖尿病腎病,1型糖尿病患者應在確診5年後、2型糖尿病患者一經確診,即需每年做一次的腎病篩查。篩查內容包括:尿常規、尿微量蛋白系列、隨機尿尿白蛋白/肌酐比值和腎小球濾過率等。主要預防措施包括:①嚴格降糖,糖化血紅蛋白應控制在7%以下。②積極控制血壓,爭取把血壓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若蛋白尿>1克/天,應將血壓控制在125/75毫米汞柱以下。③調節脂代謝紊亂(他汀類)。④避免使用可能損害腎臟的藥物。⑤低鹽、低蛋白飲食。

專家介紹

倪兆慧,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腎臟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華醫學會腎臟病學會委員,中國中西醫結合腎病學會全國委員,上海中西醫結合腎病學會主任委員。醫療專長:在多種原發性和繼發性疑難、危重腎臟病,尤其是狼瘡性腎炎、糖尿病腎病、IgA腎病、急慢性腎衰竭的治療,包括中西醫結合防治方面,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