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眼科 劉馨 羅怡(主任醫師)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白內障是老年人才會得的病。實際上,兒童也有白內障(先天性白內障)。小兒先天性白內障是指晶狀體混濁在出生前即存在,或晶狀體在出生後逐漸形成部分或全部混濁。先天性白內障可以是家族性的,也可以是散發的;可以是單眼發病,也可以是雙眼發病,且可伴發其他先天性異常。先天性白內障是導致兒童失明和弱視的常見疾病之一,上海和北京兒童致盲原因的調查資料顯示,先天性白內障佔22%~30%。
母親在妊娠期頭3個月發生病毒感染,如風疹、水痘、單純皰疹、帶狀皰疹、流感等,容易導致小兒先天性白內障。母親在妊娠期服用某些藥物,如大劑量四環素、激素、水楊酸製劑、抗凝藥,妊娠期營養不良,以及罹患系統性疾病,如心臟病、腎炎、糖尿病、貧血、甲亢、鈣代謝紊亂、維生素D缺乏,均易導致小兒先天性白內障。在門診,我們常遇到一些孩子在上幼稚園,甚至上小學時,才被發現視力差,或者家長發現孩子眼睛向內或向外偏斜時,才到醫院來就診,早已錯失了最佳治療時機,十分可惜。實際上,先天性白內障只要早期發現,早期診治,許多患兒的視功能仍能得到良好發育。
小兒先天性白內障的蛛絲馬跡
成人白內障患者常常因為視力減退而去醫院就診,但嬰幼兒不善表達,特別是單眼白內障患兒,症狀更加隱匿,難以被早期發現。家長平時應注意觀察,及早發現孩子的某些異常表現。當然,也可以在孩子出生後請眼科醫生對孩子進行先天性白內障的篩查。下列情況應引起家長的高度重視:
-
白瞳症
家長如果發現孩子黑眼球中央的瞳孔區(俗稱“瞳仁”)呈現白色或者灰白色,應高度警惕先天性白內障可能。家長使用手電筒照亮孩子的眼睛,可以更清楚地觀察。
-
畏光
一些先天性白內障患兒會比較怕光,尤其在強光下,常無法睜眼,會瞇眼、哭鬧。這主要是由於晶狀體混濁引起光散射所致。
-
視力差
如果孩子年幼,查視力時不配合,家長可以引導孩子分別看一些較遠和較近的目標,若孩子不能注視物體或不能追隨燈光轉動眼球,說明其視力很差。另外,如果孩子經常喜歡瞇眼看東西,歪頭看電視,看東西的距離很近,也說明其視力有問題,應盡早去醫院做檢查。
-
斜視
白內障阻擋光線進入眼球,不能刺激小兒正常的眼球發育,視功能逐漸減退,會發生廢用性斜視。當家長發現孩子眼睛有向內、向外偏斜,或出現“鬥雞眼”時,其實已經錯過了白內障治療的最佳時機,此時更應立即就診,想辦法挽救受損的視功能。
-
眼球震顫
眼球震顫是指單眼或雙眼有節律的擺動,大多為水準方向的擺動,類似鐘擺來回運動。此時,患兒往往難以注視和跟隨目標,預示著白內障已經存在一段較長的時間,且已經影響到患兒的視功能,預後較差。
綜合治療:手術+弱視訓練
確診為先天性白內障且已影響視功能發育的患兒,應盡早接受手術治療。只要麻醉技術和條件允許,出生6週以後的患兒均可手術,且越早越好。白內障摘除術後,等患兒長到1歲半~2歲,可以考慮二期手術,植入人工晶體。單眼白內障患兒人工晶體植入時間可適當提前。
不過,手術僅僅是漫長治療過程的第一步,術後視功能的重建(弱視訓練和長期隨訪)才是關鍵。
手術後一周週內,患兒需要驗光配鏡,並進行弱視訓練,以後每3~4個月覆診一次。戴小眼鏡和弱視訓練應每天堅持,一直持續到患兒七、八歲、眼球發育成熟為止。單眼白內障患兒,應在術後盡早遮蓋健眼,遮蓋時要阻止所有光線進入健眼,這一治療通常需持續到6~10歲。弱視訓練必須依靠家長與醫生的長期、密切配合,並對患兒進行正確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