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 张惠勇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最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之一,目前全球至少有3亿哮喘患者,我国哮喘患者约3000万。
不少支气管哮喘患者每到冬天临近都颇为忐忑不安,一想到与寒潮来袭相伴随的咳嗽、气喘、呼吸困难等症状,不免心中发怵。哮喘患者如何才能安然过冬呢?不妨记住这三句话。
注意保暖,预防感冒
随着气温降低、冬意渐浓,哮喘病又进入了高发季节。这是因为冬季气候寒冷、空气干燥,哮喘患者气道黏膜受到冷空气刺激,即中医所说的“外邪”侵袭,会使得气道的反应性增高,易在呼吸道感染的基础上诱发哮喘。
所以,在冬季,哮喘患者除了规律的治疗外,还应做到“虚邪贼风,避之有时”。 在冬季,哮喘患者须注意加衣保暖;外出时最好戴上口罩,避免接触冷空气;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减少感冒等呼吸道传染病发生的风险;适量饮用温开水或姜汤,可增加抗寒能力;做好保暖工作,养成泡脚的好习惯,防止双脚受凉。
增强锻炼,强身健体
哮喘患者进行适当的锻炼有助于保持肺组织的弹性,增加呼吸肌的力量,改善肺功能,提高免疫力。慢走、呼吸锻炼、太极拳、八段锦等均是可以选择的运动形式。为避免受凉,哮喘患者最好进行室内运动。
日常生活中,哮喘患者还要坚持规律用药,切不可因一时症状好转而自行停药。还要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的剧烈变化。工作、学习都要保持合理节奏,不要过度操劳,注意劳逸结合。
适度调补,养身保健
中医学将哮喘称为“哮病”,认为其主要由体内、体外两大因素导致。
体内因素是由于先天不足,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导致痰饮留伏于肺窍(即“伏痰”),成为哮喘之“夙根”。
体外因素是由于感受外邪,接触异物、异味及嗜食咸、酸。
“伏痰”在遇到气候变化等 “外邪”的刺激下,会导致哮病发作,出现咳嗽、气喘、喉中哮鸣有声、呼吸困难等表现。中医治疗哮喘强调整体辨证,分期治疗,发作时以治“标”为主,缓解期以治“本”为主,从而达到控制症状、预防哮喘发作的目的。
中医防治哮喘特色方法众多,包括“冬病夏治”、针灸、推拿、食疗、冬令膏方等多种方法相结合,根据患者症状和疾病发展 “量体裁衣”,调节机体平衡,通常能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现代研究显示,中医药疗法具有明确的免疫调控效应,能提高患者细胞免疫及气道防御功能,减少因上呼吸道感染导致的哮喘反覆发作。中医药的多靶点治疗效应还在控制症状、减少激素用量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且不易出现耐药。
冬季阳气潜藏、阴气盛极,是膏方进补的适宜时机。哮喘患者服用膏方应根据不同状况,或以扶正为主,改善虚弱体质;或攻补兼施。常配合食疗、辅助药物以提高疗效。
进补虽佳,但要避免“纯补、过补”,只有“通补结合”,才能达到养生目的。反之,滋腻太过,易酿成痰湿、邪毒内生,反而引发疾病或使旧疾复发。 希望患者朋友们都能渡过一个美好安稳的冬季。
专家介绍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呼吸内科主任、肺病研究室主任,上海中医药学会呼吸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及上海中西医结合学会呼吸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擅长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治,尤其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间质性肺病、肺部恶性肿瘤、肺部感染等疾病的中医药预防、治疗方面有独到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