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老年科主任医师 史 晓
走罐是拔罐手法之一
操作时,在皮肤上涂抹凡士林、板油等润滑介质,以闪火法或滴酒法将罐吸于皮肤,然后左手扶住并拉紧皮肤,右手握罐,沿皮肤表面向上下或左右方向往返推拉罐体,至局部潮红、深红或起丹痧点为止。走罐疗法最早见于20世纪50年代,以“走马火罐”一词在《漫谈拔罐子》中出现。 刮痧、拔罐与推拿的“集合体” 。
走罐疗法与传统刮痧疗法渊源颇深。
明代张景岳将香油与热水的混合物作为介质,用瓷碗边在患者背部进行刮痧治疗,与如今的走罐疗法极为相似。刮痧与走罐疗法在操作时都需要使用润滑介质,并借助器具在皮肤上反覆移动,产生瘀斑或痧点。不同之处在于,走罐疗法多了负压的作用,可以将皮肤及肌肉吸至凸于罐内,并通过推拉、移动罐体,起到缓解肌肉粘连的作用,兼具推拿的效果。由于需要在皮肤上反覆移动,走罐更适合于胸背、腰腹、四肢等面积宽大、肌肉丰厚的部位,且更侧重于疏通经络。
不同刺激适用不同病症
走罐法的刺激力度较大,疼痛感较强。随着走罐时负压增大,罐内皮肤隆起程度也相应增加,隆起5毫米、6~10毫米、10毫米以上,则分别称为轻、中、重拔(或吸)。重吸的刺激力度最大,应以人体能够承受为准。走罐速度的不同也会影响功效: 每秒钟约40厘米、 20厘米、10厘米的推拉速度,分别为快、中、慢速。一般来说,重吸、快走、较长时间、肤色出现深红或微紫程度为强刺激,适用于实证病例,或腰背、四肢部位的走罐;轻吸、缓走、较短时间、肤色出现淡红或红色为轻刺激,适用于虚证病例,或胸、腹部位的走罐。
急性病症者
第一次走罐后,视病情和局部罐痕吸收情况决定走罐的时间和频率,必要时可隔12~24小时,或异位另选穴位再行走罐。慢性病症、康复病例,一般间隔3天左右施走罐术一次,每次3~5分钟,3~5天为一疗程,休息两周后可继续施行走罐术。
不同罐印提示不同问题
罐印紫黑而暗,提示供血不足,行经不畅;罐印发紫并伴有斑块,提示寒凝血瘀;罐印呈散在紫点状,且深浅不一,提示气滞血瘀;罐印鲜红而艳,提示阴虚、气血两虚或阴虚火旺;罐印红而暗,提示兼有内热;罐印灰白,触而不温,提示虚寒或湿邪;罐印表面有皮纹或微痒,提示风邪或湿证。
疏经通络,祛瘀止痛
走罐疗法可以起到祛邪解表、疏经通络、松解粘连、祛瘀止痛、调和脏腑等作用,常结合刺络放血、中药冲剂、头皮针、温针灸、穴位敷贴、穴位注射等进行综合治疗。如走罐疗法结合中药冲剂可加速皮肤病的皮损消退;结合头皮针可以缩短失眠患者的入睡时间,改善睡眠质量和效率;结合温针灸可以促进鼻部血液循环,缓解过敏性鼻炎;结合穴位敷贴可以明显减轻虚寒型胃脘痛的疼痛感;等等。
现代研究发现,走罐可激活机体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系统,调节人体免疫功能;罐内负压产生的刺激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及新陈代谢;通过走罐反覆牵拉肌肉组织,可缓解因疼痛发生的肌紧张,降低痛感;走罐亦可提高药物的透皮吸收能力。
专家介绍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老年科主任医师。擅长骨质疏松症,老年病,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干燥综合征,骨关节炎及内科杂症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