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 周根青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我国房颤的患病率为1.6%,估算患病人数高达2000万。随着人口老龄化,未来我国房颤患者数量还将进一步增加。房颤的危害很多,轻者可引起心悸、胸闷、气短等不适;重者可导致脑卒中(脑栓塞),诱发或加重心力衰竭等,致残和致死率较高。

导管消融,部份房颤患者的“优选”治疗方案

房颤的治疗措施主要包括卒中预防、节律控制、心率控制、合并症和危险因素管理等,分为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其中,导管消融是非药物治疗的主要手段。既往研究显示,导管消融可以改善房颤患者的心功能和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研究证据的不断积累,房颤导管消融的适用人群不断扩大,指南推荐级别也逐年提高。目前,对药物治疗无效的阵发性房颤和持续性房颤患者,导管消融的推荐级别为一类推荐(首选治疗措施)。

消融虽好,三大“短板”不容忽视

首先,经食管心脏超声检查是房颤导管消融术前的必查项目之一,主要作用是明确心房和左心耳是否有血栓。一旦发现血栓,患者就不能进行房颤消融手术。在绝大多数医院,该检查是在患者清醒状态下进行的。食管超声探头较粗,虽然大多数患者可以耐受,但受检者体验不佳是不争的事实,部份患者的不适感甚至超过了导管消融手术。

其次,目前我国95%以上的房颤导管消融手术采用局部麻醉联合术中镇静、镇痛。在手术过程中,部份患者容易感到紧张,且仍能感受到胸闷、疼痛等不适,伴随而来的身体移动和不规律呼吸,也影响了消融的精准性和安全性。

第三,进行房颤导管消融治疗时,医生需要在患者大腿根部的腹股沟处进行2~3次股静脉穿刺和置管,以建立导管进入心脏的通路。手术结束后,股静脉穿刺处需要进行加压包扎。患者回到病房后,需要用沙袋压迫伤口6小时;术后24小时,如无出血、血肿,患者可正常下地活动。对大部份患者而言,术后制动、平卧等要求是能够耐受和坚持的,但对有些患者而言,这样的要求其实是非常难以做到的,如高龄老人、肥胖者,以及合并心衰、腰椎疾病等情况的患者。

补齐“短板”,让消融治疗更安全、舒适

1.用心腔内超声代替食管超声,减轻痛苦

近年来,心腔内超声技术被逐渐应用于房颤消融手术中。手术时,医生可以将心腔内超声导管经股静脉放置到右心房等部位进行检查,明确左心房及左心耳是否存在血栓。这不仅可以替代食管超声,避免食管超声检查带来的痛苦,还可以在术中实时监测并发症等情况,进一步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

2.用“全麻”代替“局麻”,治疗全程无痛苦

在欧美国家,80%以上的房颤消融治疗在全身麻醉(简称“全麻”)下进行。但在我国,一般采用局麻,主要原因是医院条件限制。过去,我院为心脏解剖异常、肥胖及特殊医疗需求的房颤患者提供全麻导管消融治疗,目前已逐步拓展到所有适合全麻手术的房颤患者。患者术中无疼痛感、呼吸规律、不易发生身体移动,大大提高了消融导管的稳定性,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也得到了更好的保障。

3.用缝合代替加压包扎,患者术后不再“难熬”

在保证静脉穿刺口良好愈合、不增加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风险的基础上,显著减少沙袋压迫、下肢制动及卧床的时间,是广大患者的迫切需求。

近年来,笔者团队在国内率先开展房颤消融股静脉缝合术,实现了房颤消融快速康复,显著改善了患者就医体验,陪护家属也轻松许多。用血管缝合代替加压包扎后,伤口即刻止血,且无需拆线;沙袋压迫的时间缩短至2小时;术后2小时,患者可在床上弯腿、翻身;术后6小时,患者即可下地适当活动;留置导尿管的患者,术后6小时即可拔除导尿管,降低了尿路感染的发生风险;由于卧床时间明显缩短,进一步降低了肺部感染、腰椎疾病发生或加重的风险。

专家介绍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病临床医学中心主任助理,,国家卫健委心律失常介入培训导师,中国房颤中心认证专家,中国心源性卒中防治基地认证专家。擅长心律失常的诊断和治疗(包括药物和射频消融术、无水酒精消融术、冷冻消融术、左心耳封堵术、起搏器植入术等手术介入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诊治,尤其是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导管消融手术治疗,包括房颤、房扑、室速等复杂心律失常及外院手术失败、术后复发的各种心律失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