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脑外科教授 张晓华

几个月前,长海医院进修医生宋巍的事件刷爆了朋友圈:他的生命因为突然发生的脑干出血而永远地停留在了34岁,而他捐献出的一个肝臓、两个肺、两个肾臓、两个角膜和皮肤组织,共挽救了4位患者的生命,让2位患者重见光明。活着的时候,他是一名治病救人的白衣战士;去世以后,他用大爱让6个人重获新生,他的壮举感动了千万人。
在感动之余,这位年轻医生的突然离去,又带给我们什么警示?这么年轻,平时一直很健康,怎么会突然发生脑出血?宋医生倒下后就再也没有醒来,是不是说明脑干出血特别凶险?脑出血主要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哪些人容易发生脑出血?如何预防脑出血的发生?如何识别脑出血的征兆呢?
脑出血,又名脑溢血,是指脑内血管突然发生破裂,迅速形成局部血肿,挤压周围脑组织,产生相应的临床症状或体征,致残率和致死率均较高的疾病。近年来,由于生活习惯及生存环境的改变,脑出血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并逐渐呈现年轻化的趋势。

脑出血病因:老少有别

高血压是老年人脑出血的最主要病因,高血压患者约有30% 的概率发生脑出血,约95% 的老年脑出血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青年人脑出血的病因较为复杂,除高血压以外,还有脑血管畸形、动脉瘤、烟雾病、血液病、海绵状血管瘤等。脑出血占所有脑血管病的40%~50%。80%的脑出血发生在大脑半球,其余20% 发生在脑叶、脑干、小脑和脑室。

脑出血之前,多有诱因

脑出血的发生常伴有很多诱因:一是精神刺激,如情绪激动等,使交感神经系统兴奋、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心跳加快、血管急剧收缩,从而诱发脑血管破裂;二是过度劳累,如精神高度紧张、长途旅行、过于疲劳等,极易诱发脑出血;三是不良生活习惯,如酗酒、暴饮暴食、饱食后沐浴等;四是气候变化,影响人体正常代谢,使血黏度、血浆纤维蛋白质、肾上腺素均升高,引起毛细血管痉挛性收缩、脆性增加,血压升高,易发生血管破裂。近年来,工作、学习紧张,长期熬夜加班,抽烟酗酒,等等,这些脑血管病的高危因素在年轻人中普遍存在,故年轻脑出血患者也越来越多。

脑出血病情,因人而异

不同病因导致的脑出血,其出血方式也不同:高血压、脑淀粉样血管病、脑动脉瘤和脑动静脉畸形等,常导致脑血管破裂,出血量大,病情较重;血液病、脑动脉炎、脑梗死后出血常表现为点状、环状出血,出血量小,症状相对较轻。宋巍医生的脑出血发生在脑干部位,而脑干是人体的生命中枢,故病情极其凶险。
脑出血的发病具有突然性,半数患者会出现剧烈头痛伴呕吐,血压可明显升高。临床症状常在数分钟至数小时达到高峰。临床症状和体征因出血部位、出血量不同而有所差异:基底核、丘脑与内囊出血引起的偏瘫是最常见的早期症状,部分患者可伴有失语和言语含糊不清,少数病例可出现癫痫发作;重症者迅速陷入意识模糊或昏迷,若未及时采取治疗措施,患者将迅速陷入深昏迷,甚至死亡。

识别脑出血的“蛛丝马迹”

虽然不是所有的脑出血都有前兆,但若出现以下症状,尤其是年轻人,一定要提高警惕,及时去正规医院检查和治疗,以控制疾病发展,避免发生更为严重的后果。
1、突然感到一侧身体麻木、无力、活动不便,手持物掉落,嘴歪、流涎,走路不稳。
2、与人交谈时,突然讲不出话来,吐字含糊不清,或听不懂别人的话。
3、暂时性视物模糊,以后可自行恢复正常,或发生失明。
4、突然感到头晕,周围景物旋转,站立不稳,甚至晕倒在地。
上述表现可能短暂地出现一次,也可能反复出现或逐渐加重,都要引起重视。

疑似脑出血,立即送医

对疑似发生脑出血者,家属应首先拨打急救电话,呼叫救护车。因为脑出血是急症,发病6 小时内,病情可能会越来越重,不能在家观察。其次,家属要观察患者的意识是否清楚,意识清楚,应就地等候救护车到来,避免活动;对意识不清的患者,应使其保持平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搬动。第三,在运送至医院途中,应尽量保持平稳,避免颠簸,同时注意观察患者的表情及意识变化,避免其情绪激动和躁动不安,以免血压升高进一步加重脑出血。
头颅 CT 是确诊脑出血的首选检查。CT 可准确显示出血的部位、大小、脑水肿情况等,有助于指导治疗和判定预后。头部磁共振检查更易发现脑血管畸形、肿瘤及血管瘤等。脑血管造影有助于发现脑出血的病因。
脑出血病因不同,治疗策略也不同。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以减轻脑水肿、合理控制血压、防止继续出血、减轻血肿造成的继发性损害为主;若出血量大,需及时进行手术治疗,目的是清除血肿、降低颅内压,尽可能减少血肿对周围脑组织的压迫;动脉瘤性、血管畸形性脑出血患者,则视情况选择手术或微创介入治疗等。

脑出血预后,与出血量和部位有关

脑出血急性期,病情的严重程度与出血量、出血部位有很大关系。一般地说,出血量越大,病情越重。大脑半球的出血,部位越深、越靠近中线,病情也越重。脑干或小脑出血,对脑干造成压迫者,也预示病情严重。从症状来看,昏迷时间越长、程度越深,预后越差。发病后短时间内体温急剧升高者,说明大脑深部的中线结构(丘脑下部)受累或出血位于脑干部位,预后也差。发病后血压继续升高,经药物治疗难以控制者,说明出血量大、颅内压升高明显,预后也不良。
度过了急性期和并发症期的脑出血患者,预后相对较好。一些非重要部位出血及出血量小的患者,经积极治疗后,可恢复至发病前状态。病情较重的患者,可能会留下不同程度的肢体瘫痪、言语障碍、精神行为异常、癫痫、大小便障碍等后遗症,应在脑出血吸收、病情平稳、生命体征稳定后,尽快开展康复治疗。同时,家属的陪伴、心理上的疏导都是患者重拾信心的关键。

预防脑出血:一个也不能少

脑出血给患者的健康和生活带来巨大影响,有没有方法预防呢?当然有!对于有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脑动脉硬化危险因素的患者而言,坚持用药、定期门诊随访、积极清除或防止危险因素十分重要。同时,生活中应保持良好心态,适度运动,戒烟戒酒;老年人尤其应该避免情绪波动、便秘、剧烈运动等容易引起血压骤然升高的因素;年轻人应注意生活规律,防止过度疲劳、频繁熬夜,学会调节压力。若有持续性头痛,休息后未见明显缓解,并伴有头晕、呕吐、肢体麻木等,应及时去医院就诊,排除脑血管病。

医生感言:

作为一名医生,我在25年的从医生涯中,深刻体会到“防患于未然”的重要性,而发病初期的准确判断,发病后急救措施的正确实施,对改善脑出血患者的预后是多么重要!希望广大读者认真阅读并掌握常见病防治的相关知识,为自己的生命撑起一把保护伞。健康不易,且行且珍惜。

专家简介:

张晓华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神经外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脊髓脊柱专业委员,上海抗癌协会神经肿瘤专业委员。擅长复杂颅底肿瘤、复杂脑血管瘤、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的显微外科治疗,垂体瘤、脑胶质瘤的综合治疗, 全内镜下颅底肿瘤切除,小儿颅内肿瘤切除,复杂颅底微创、脊柱脊髓疾病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