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麦芽别名大麦芽、大麦蘖、大麦毛等。英文名Fructus Hordei Germinatus或Malt。

来源: 本品为禾本科植物大麦Hordeum vulgare L.的成熟果实经发芽干燥而得。1万多年前大麦已开始在中东地区种植。我国青藏高原也是大麦的主要发源地。早在新石器中期,居住在青海的古羌族就已在黄河上游地区栽培大麦。在甘肃省民乐县六坝乡东灰山新石器时期遗址中,发现了距今已有5000年的碳化大麦。现在大麦在我国各地均有种植,以西北部地区较多,资源丰富。其它国家也广泛种植大麦,品种众多;斯瓦尔巴种子库中已收集了来自全球各地约10万份大麦种子。

入药: 大麦为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植物,可按季节和产地分为春麦与冬麦等品种。将麦粒用水浸泡后,保持适宜温度和湿度,待幼芽长至约5毫米时,晒干或低温干燥即得麦芽供食用和药用。入药者以颜色淡黄、胚芽完整为佳。麦芽作为中药应用的记载,最早出自药学名著《本草纲目》。

炮制: 麦芽除干燥生用(生麦芽)外,常见的炮制方法有清炒法(中国药典)和麸炒法等。炒麦芽是将自然干燥的麦芽置锅内炒至微有爆声即取出。焦麦芽是将生麦芽在锅内翻炒至外部内部皆呈均匀黄色。麦芽微炒对其淀粉酶影响不大,但炒焦会明显降低淀粉酶的含量;另外煎服法也会损耗麦芽中的淀粉酶,使其功效降低。因此,可以考虑将生麦芽研成细粉直接冲服。

成份: 麦芽中蛋白质含量较高者可达12%以上;麦芽还含有18种必需氨基酸。麦芽含脂类约4%;其中约70%为甘油脂,约8%为脂肪酸。麦芽的淀粉含量约占其干物质的70%;膳食纤维约5-10%。尚含麦芽糊精、麦芽糖、葡萄糖、淀粉酶、转化糖酶、过氧化异构酶、大麦芽碱、大麦芽胍碱、黄酮类、多酚类、磷脂、胆碱、腺嘌呤、细胞色素C、多种维生素及锌、硒、铬、锰、镁、铁、钙、磷等元素。

功效: 行气消食,健脾开胃,退乳消胀。

应用: 临床上可用麦芽治疗食积不消,脘腹胀痛,脾虚食少,乳汁郁积,乳房胀痛等病症;也可用于妇女断乳。生麦芽健脾和胃,疏肝行气;多用于脾虚食少,乳汁郁积。炒麦芽行气消食回乳;多用于食积不消,妇女断乳。传统习用焦麦芽消食化滞;治疗食积不消,脘腹胀痛;但焦麦芽中淀粉酶含量明显降低,有待商榷。研究表明麦芽有助消化、降血糖、降血脂、抗氧化、抗菌、护肝、抑制催乳素、扩张支气管等药效作用。

复方: 健脾丸出自明代名医王肯堂撰写的临床医着《证治准绳》。该方以炒麦芽加人参、白术、茯苓、甘草、陈皮、木香、砂仁(香砂六君子汤缺半夏),再加山药、山楂、神曲、肉豆蔻、黄连组成;合方有健脾和胃,消食止泻等功效;是治疗脾虚食积证患者,临床上出现食少难消、脘腹胀闷、大便溏烂、身倦乏力等症候的常用方剂。该方消补兼施,消不伤脾,补不滞气;现代用于治疗慢性胃炎、慢性肠炎、消化不良等有效。

食疗: 大麦是全球四大粮食作物之一,其营养和保健价值一直是多学科研究的热点。麦芽、麦芽糖、麦芽糊精、麦芽酚等均是食品、饮料、酿酒、饲料等行业的重要原料,应用十分广泛。日常麦芽保健食谱有麦芽汁、麦芽茶、麦芽饼干、麦芽馒头、麦芽面包、麦芽冬栆、麦芽豆浆、麦芽西红柿汁、麦芽鸡蛋羹、麦芽红枣粥等。麦芽是2012年国家主管部门公示的86种药食两用中药材,其食用的安全性很高;但中医认为脾胃虚弱而无积滞者不宜多食麦芽;此外孕妇也不宜多食麦芽。

参考:《中国药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