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肺病科主任医师 郭晓燕
寒冬时节,很多人容易受凉感冒。不少人会发现自己刚开始只是流清涕、咯白痰,不久之后便开始咯黄痰、咽痛,这种现象在中医学上被称为“由寒化热”。风寒感冒为什么会由寒化热?具体有什么表现?出现由寒化热症状时,驱寒药物还能不能继续用?
外感风寒,为何由寒化热
天气寒冷,人体受寒邪侵袭所致的感冒被称为“外感风寒”,表现为打喷嚏、流清涕、咯白痰等;如果身体不能及时驱散寒邪,寒邪深入体内,会激发体内阳气上升、热邪郁结,即“由寒化热”。
寒初起时,患者涕多清稀,伴有鼻塞、打喷嚏。当寒化热时,鼻涕逐渐变得稠厚,颜色也由清澈转为黄色或呈脓性;痰液由清稀、色白、易咯出,逐渐变为黏稠、难咯出的黄痰;喉咙红肿、疼痛,甚至出现灼热感和声音嘶哑;体温也会相应升高,出现发热、汗出、口渴、四肢乏力等热象。
此外,部份患者可能会出现心烦、失眠、口干、口苦等表现,亦表明体内的热邪在逐渐加重,需及时用药干预。
风寒化热,能否继续驱寒
驱寒药物(如麻黄、桂枝等)适用于感冒初期,即在外感寒邪未入里、仍在表证阶段时使用,可助发汗散寒、驱除寒邪。
当体内热邪已成、阳气过盛时,若继续使用温热的驱寒药可能加重发热、咽喉肿痛等热象,此时治宜使用金银花、连翘、黄芩、桑白皮等药物,清热泻火、宣肺化痰。肺热较重的患者还可使用麻杏石甘汤等方剂,帮助清热宣肺、化痰止咳。
此时饮食方面也要注意避免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可食用具有清热作用的食物,如绿豆汤、冬瓜汤、百合粥等;适量食用梨、橙等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有助于润肺生津、缓解咽喉不适。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寒化热时体内热象明显,但患者仍需注意保暖,以免再次受寒而使病情加重。在生活作息方面,需注意避免过度劳累,宜适度休息,以加快身体恢复速度。
专家介绍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肺病科主任医师。擅长肺癌、肺部结节、肺癌术后调理、肺纤维化、顽固性咳嗽、慢阻肺、体虚易感的中医药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