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   沈雯琦  芳(教授)

什么是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

顾名思义,这是一种症状性诊断。30%~80%的糖尿病患者会出现周围神经并发症,其中16%~26%伴有疼痛症状,这种由糖尿病引起的以疼痛为主要表现的周围神经病变,称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它以自发性疼痛及痛觉过敏为主要特点,是目前临床上最复杂、最难治的糖尿病并发症之一。现有研究证实,与糖尿病神经病变有关的危险因素包括:空腹血糖变异系数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升高,腹部肥胖和高甘油三酯,以及吸烟、饮酒等不良嗜好。

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有哪些症状

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涉及神经系统各个方面,病因复杂。患者的疼痛通常出现在四肢末端,下肢较上肢多见,远程重于近端,往往于夜间加重。临床症状可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 感觉异常  如肢端麻木感,蚁行感,针刺样、刀割样、烧灼样、触电样、钻凿样疼痛,踩棉花感,等等。

● 感觉减退  轻者有戴手套、穿袜子的感觉,重者对冷、热、痛的刺激毫无知觉。患者因缺乏下意识的自我保护反应,故很容易受伤。

● 感觉过敏  与感觉减退相反,这类患者受到轻微的冷、热、触、碰等外来刺激,就会特别敏感。如盖被子、穿衣服时,患者会觉得皮肤十分疼痛,难以忍受。

● 自发性疼痛  有的患者表现为静息痛,夜间疼痛尤为剧烈,严重影响睡眠及生活质量,还容易引起情绪异常,严重者可致抑郁、焦虑,甚至有自杀倾向。

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有哪些类型

糖尿病神经病变所致的疼痛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

慢性疼痛多见于糖尿病病程达数年之久的患者,疼痛持续超过6个月,夜间疼痛更为严重。上述案例中的金老伯就属于这一类。患者对于镇痛剂的反应较差,后期常发生镇痛剂依赖或耐受,需早发现、早干预,以免影响生活质量。

急性疼痛多继发于血糖水平突变(包括突然改善或恶化)的患者,表现为重度疼痛,但神经系统检查常无明显异常发现,电生理检查也大多正常或只有轻微异常。急性神经痛相对较少见,预后较好,有自限性,病程多短于6个月,往往在1年内可达完全缓解。

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之痛怎么治

过去,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的治疗手段相对有限,约40%的患者未能得到有效诊治。近年来,随着对该病认识的加深,新技术、新药物的出现,治疗有了多种新手段。

1.药物治疗

治疗药物主要分为两大类。

● 治本  治本药物针对病因和发病机制,进行神经修复、抗氧化应激、改善微循环、改善代谢紊乱等,目前常用的包括抗氧化剂(α-硫辛酸)、前列腺素制剂(前列腺素E1、贝前列腺素钠)、醛糖还原酶抑制剂(依帕司他)、神经修复剂(维生素B12、甲钴胺)等。

● 治标  治标药物着力于减轻疼痛症状,主要有抗抑郁药、抗惊厥药、阿片类药物。它们通过恢复抑制性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阻断外周神经敏感性、阻断中枢神经敏感性、调节钙通道等发挥作用。镇痛药的疗效和耐受性存在明显个体差异,需要个体化用药,而且通常需要联用才能获得理想的效果。

2.物理治疗、外科治疗

● 物理治疗  包括经皮神经电磁刺激或脊髓植入电刺激电极、激光疗法、针灸、穴位注射、高压氧治疗等。局部外用0.025% 的辣椒素软膏或5%左右的辣椒素膏贴也有一定疗效。

● 外科治疗  如周围神经减压术,通过切开肌纤维或韧带组织,松解受压神经,改善神经纤维血液供应,可有效缓解麻木、疼痛的症状。

3.基础治疗

控制血糖、血脂和体重,戒烟限酒,以及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等,是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的基础。

● 稳控血糖  高血糖的内环境是神经病变的始作俑者。糖尿病患者应养成定期监测血糖的习惯,尽量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并定期(每年至少2次,病程较长者每3~4个月1次)检测糖化血红蛋白。

● 减重降脂  肥胖与糖尿病神经病变息息相关,饮食控制及适当运动都是减体重、降血脂的有效手段。研究提示,糖尿病患者的体重减轻5%~10%,便可大大降低神经病变的发生率;对已经出现足部神经痛的患者来说,减轻体重还可减少足底所受的压力。此外,每年应至少检查一次血脂,服用调脂药的患者须增加检查次数,并注意肝肾功能变化。

● 戒烟限酒  吸烟不仅是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也是神经病变的危险因素之一,吸烟的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逐步戒烟。酒精可影响血糖水平,还会升高甘油三酯,因此糖尿病患者应限制饮酒。

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能治好吗

绝大部分患者经规范治疗后,疼痛症状都能得到显著缓解,但神经痛难以根治。治疗过程中,患者应注意以下两点。

● 药物起效慢,需要耐心  镇痛药物常需数周才能达到较好的镇痛效果,疼痛症状往往需要治疗1~2周后才开始减轻,因此4~8周是基本疗程,患者不要急于求成,频繁换药。

● 关注止痛药的副作用

患者要注意自己用药后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出现明显消化道、精神、血压等方面的副作用时,应及时告知医生,在医生指导下停药或换药。阿片类药物极有可能产生依赖性,不宜长期使用。

专家介绍

刘 芳,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中华医学会内科学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糖尿病足与周围血管病学组、基础与转化学组委员。擅长糖尿病及其神经血管病变、足病等的诊治和多学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