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传染病预防控制所主任医师  孙立梅

生活实例第1部分:发现小红疹

桐桐是个一岁半的男孩,是家里的“开心果”。可是,奶奶发现孩子这几天不爱吃饭。结果在洗澡时,发现孩子脚心、手心都有小红点,膝盖上也发现有类似的小红疹。

  医生点评:照顾孩子起居要细心观察

在日常生活中,婴幼儿常常无法说清楚自己哪里不舒服,这就要像桐桐奶奶一样,在照顾孩子时,要特别注意观察孩子是否有身体不适或变化等。手足口病发病初期,患儿会有低热、食欲减退、不适,并常伴咽痛。主要会表现为进食量不如以前、口水较多,部分孩子不时有手指探口动作(舌、牙龈或口腔颊部有红色小疱疹,常变为溃疡,引起疼痛)。孩子的手心、脚心会有红色小疱疹,部分孩子在屁股、膝盖上也会伴有小红疹,而背部很少会长红疹。提醒家长每天给孩子穿衣、洗澡时仔细查看。

生活实例第2部分:上医院看病

    桐桐妈知道孩子的情况后,马上请假带桐桐去看病。在医院诊室里,桐桐妈发现有很多孩子的症状与桐桐类似,有的孩子发烧很厉害……

  医生点评:及时到正规医院看病最关键

大多数手足口病患儿一般症状较轻,经过对症治疗后,在7~10天内可以痊愈,不会留下后遗症,皮肤上也不会留下疤痕。手足口病是感染病毒引起的,所以不能给孩子乱用抗生素类药物。个别孩子患病后,病情会迅速发展为重症,或出现脑炎、脑膜炎、肺水肿、循环衰竭等并发症。这种情况下,只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多数可以康复。总之,孩子生病后,务必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和诊所看病,以免延误病情。

生活实例第3部分:曾与同伴一起玩

医生给桐桐进行了详细的检查,并询问桐桐妈:住家附近是否有类似的生病的孩子?桐桐妈说:隔壁邻居有个小女孩莉莉与桐桐差不多一样大,两个孩子经常一起玩耍。上周还带桐桐去莉莉家玩,发现莉莉妈也在给孩子吃药,但没说哪里不舒服。

  医生点评:莫与病孩一起玩

患有手足口病的儿童从感染到出现症状通常为2~7天,人群密切接触是该病重要的传播方式。因此,与患儿近距离接触可造成感染发病。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餐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也可引起感染。虽然无法判断莉莉得的是什么病,也无法知道桐桐是如何感染的,但患儿在家治疗期间,要尽量避免与周围儿童接触,防止将病传染给其他孩子。如发现或怀疑小区里其他小孩患有手足口病,应及时告知其家长,劝其带孩子到医院就诊,还要避免自家小孩与患儿接触。如小孩所在幼托机构内有手足口病患者,应及时告诉幼儿园老师。留意自家小孩的身体状况,发现不适及时就医和居家隔离。

生活实例第4部分:居家治疗即可

医生给桐桐检查后,告诉桐桐妈:孩子无需住院,居家治疗即可,但务必仔细观察孩子病情变化,如果出现以下病情,,要尽快带桐桐到医院就诊:持续高热不退;精神差、呕吐、易惊、肢体抖动、无力;呼吸、心率增快;出冷汗、末梢循环不良等。

  医生点评:及早识别重症患儿尤为重要

虽然1~3岁的散居儿童是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高发人群,但仍无法判断哪一个孩子得病后会发展为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因此,家长在护理居家治疗的患儿时,要仔细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出现上述任何一点时,要立即到医院看病,将孩子的患病症状及其变化详细情况告诉医生。

生活实例第5部分:消毒、勤洗手

第二天,小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到桐桐家进行家访,特别叮嘱桐桐妈:孩子近期食物最好是流质及半流质,对桐桐使用过的玩具、衣物、水杯等食用具要及时消毒,全家人要养成勤洗手等良好的卫生习惯。

  医生点评:物品消毒和良好卫生行为同样重要

一般地说,如果家庭中无人得手足口病,除了注意及时和正确的洗手、做好家庭清洁卫生、经常开窗通风和勤晒衣被外,一般不需要特别用化学消毒剂进行消毒。如果家庭中孩子得了手足口病,除了及时就医、患儿在家休息外,还需对患儿的餐具、玩具等用品进行日常消毒。当患儿痊愈后,还应对所有物品进行一次全面、彻底的消毒。由于肠道病毒对紫外线及热敏感,对手足口病患儿污染物品首选曝晒和煮沸消毒;也可从超市里选购有卫生许可证的含氯消毒剂(如84消毒液等)配制后,进行浸泡或擦拭消毒。

作者介绍

孙立梅 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副所长、主任医师,广东省手足口病防控专家组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