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主任医师 王 刚
抑郁症具有高发病率、高复发率及高自杀率的特点,以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及意志减退为主要表现。既往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女性一生抑郁症患病率高于男性,男女比例约为1︰2。绝经后是女性抑郁症高发时段。绝经后抑郁症指末次月经1年之后首发的抑郁症。相比普通抑郁症,绝经后抑郁症患者具有更严重的认知功能损害,会出现明显的记忆力下降或注意力难以集中等,且有更严重的自杀倾向。
绝经后抑郁症与激素有关
绝经后抑郁症的发生可能是生物、心理、社会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最显著的特点之一是与激素相关。绝经后雌激素的减少可能导致抑郁症状。另外,暴露于雌激素时间(绝经年龄减去初潮年龄)越长,绝经后抑郁症的发病风险越低。换言之,初潮年龄的推迟或绝经年龄的提前均可能增加绝经后抑郁症的发病风险。
躯体不适症状可更突出
绝经后抑郁症的临床表现与抑郁症相同,以持续2周以上显著心境低落、缺乏愉快感和动力为主要特征。不过,绝经后抑郁症患者的躯体不适症状可能更为突出,包括胃肠道症状(上腹胀满、恶心、腹泻、便秘)、心血管症状(心慌、胸闷、心前区不适)、皮肤症状(脱发、皮肤瘙痒),以及不明原因的疼痛,等等。症状常多变,严重程度不一,患者常反复就诊于综合性医院,接受多项躯体相关检查;即使未发现器质性病变,依然会因为持续存在的躯体不适反复就诊及检查,不仅增加了生活负担,还延误了治疗时机。因此,绝经女性如出现上述症状,应警惕绝经后抑郁症,并到医院精神科进行诊治。
药物治疗是首选
明确诊断为绝经后抑郁症后,药物治疗为首选。研究表明,激素替代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围绝经期和绝经早期抑郁症,对轻度绝经后抑郁症有效,但对绝经晚期、中重度绝经后抑郁症疗效不明显。由于激素治疗可能会使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发病风险增加,故激素治疗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中重度绝经后抑郁症或雌激素替代治疗无效者,宜选择抗抑郁药物治疗,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选择性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s)。
家属关怀很重要
除药物治疗以外,社会心理干预也非常重要。绝经是每个女性必经的生理阶段,生理和心理上可能发生一系列变化。这些问题仅通过药物治疗无法解决,家庭和社会支持必不可少。作为家属,应给予患者更多关心、理解和帮助。患者要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医生、家属的帮助下,积极应对疾病,配合医生治疗。
近年来,国外多个指南均将运动干预作为轻、中度抑郁症的治疗手段之一。运动干预同样适用于绝经后抑郁症患者。规律的运动可有效改善抑郁症状,绝经后女性应多运动。
专家介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主任医师。擅长精神科临床,尤其擅长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和精神药理学领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