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中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  程亚伟

中药泡水,析出有效成分

在日常生活中,不少人喜欢用中药泡水喝,觉得有保健作用。有些人觉得“药茶”泡得越浓越好、越久越好。其实并非如此,中药泡水也有一些注意事项。

药茶,即中药代茶饮,是在中医理论原则指导下辨证组方,由中药或中药与茶叶合制而成。饮用时用开水冲泡,使中药有效成分得到一定量的析出,用于辅助防治疾病、病后调理或养生保健。

据传,药茶发端于唐代,盛行于宋朝。唐代《外台秘要》中详述了代茶饮的制作工艺、使用情况及饮用方法;明代李时珍之《本草纲目》、清代赵学敏之《串雅内编》中,均记有“代茶汤”,品类有菊花茶、胖大海茶等;在清宫原始医药档案中,太医院御医也擅用药茶。

药茶虽好,并非百搭

相较于汤药,中药代茶饮更容易长期坚持,适用于亚健康人群、慢性病人群的调治与辅助治疗。如:脾胃虚弱者易频繁泄泻,在治疗之余可用补气健脾的中药代茶饮,以调理脾胃;肺脾气虚、容易反复感冒的人群,可用补肺健脾的中药代茶饮,以补益自身正气、增强体质。

代茶饮的选择要根据个人体质,反之可能收效甚微,甚至损伤身体。比如:体虚畏寒者用枸杞、黄芪、桂圆等中药泡水频饮,可起到补益保健作用;没有虚寒症状,甚至体质“偏热”的人,过量饮用则可能出现口腔溃疡。又如:野菊花药性苦、辛,微寒,有清热解毒、泻火平肝之效,脾胃虚寒者和孕妇须慎用;胖大海甘、寒,有清热润肺、利咽开音、润肠通便之效,脾虚、大便稀溏者不适用;黄芪药性甘微温,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等功效,但表实邪盛、气滞湿阻、食积停滞等实证者不宜服用。

对症而饮,亦要适度

饮用药茶应注意用量和时间,不宜泡得过浓、过久。儿童、老人、孕妇、哺乳期女性,以及肝肾疾病、血液疾病患者,若要饮用药茶,须先咨询医生。

专家介绍

海南省中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学科带头人、主任中医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青年岐黄学者”,国家中医药局第六批师承继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