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教授 葛均波院士

事件回放

2004年9月3日,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因突发胸痛和呼吸困难被送进医院,并于两天后接受了心脏搭桥手术。术中,医生们发现克林顿的心脏病比较严重,一些冠状动脉阻塞程度达到90%以上。手术进行得很顺利,克林顿于数天后出院。

起病前,克林顿的健康状况一直很好,从未有过心脏不适。然而,克林顿爱吃油腻食物是众所周知的事实,汉堡包和法国薯条是他的最爱。当他入主白宫以后,运动减少与不良饮食习惯更令他的体重节节攀升,跻身肥胖之列。

2005年7月2日,以出演毛泽东闻名的特型演员古月因突发大面积心肌梗死,抢救无效,在广东省三水市人民医院去世,享年68岁。据熟悉古月的朋友介绍,他平时身体非常健康,从来没有心脏病史。

2005年8月18日,著名小品演员高秀敏在长春家中去世,死因为突发性心脏病,享年46岁。据悉,高秀敏去世前晚还曾参加演出,死前并无任何身体不适。

克林顿、古月、高秀敏,三个看似毫不相干的人,如今却被一种病——冠心病联系在了一起。克林顿是幸运的,他在发病前得到了预先警告,让他有时间接受积极的治疗——心脏搭桥,并继续健康地生活着。但古月和高秀敏却没那么幸运,他们为心脏病的首次发作,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透过冠心病这个表像,仔细分析一下三人的情况,我们可以发现他们有许多相似之处:都是中老年人,体型都偏胖,都处于过度疲劳、压力过大的生活状态,发病前身体都很健康,没有心脏病史。那么,心脏病为何会在毫无预兆的情况下突然发作?心梗为何会在短时间内致命?为什么心脏病变可能已经很严重,但却丝毫没有感觉呢?如何早期发现自己心脏有病,从而避免心梗乃至猝死发生呢?为解答种种疑问,并为广大读者提供有关心脏健康的知识,本刊记者日前采访了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副所长,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心导管室主任——葛均波教授。

Q:以往身体都很健康,为什么会突然发病?

A:首先必须明确一点:冠心病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它是冠状动脉长期病变的结果。可以说,从人一出生,动脉粥样硬化就已经开始了。其实,动脉粥样硬化人人都有,区别仅在于血管内粥样硬化斑块数量多少、稳定与否和进展快慢。一般地说,男性在40~55岁,女性在绝经期前后(50~55岁),可能会出现胸闷、气短等症状。当然,如果生活方式健康(多运动、多吃蔬菜水果、少吃动物脂肪等)、危险因素(如抽烟、肥胖、高血脂、糖尿病等)少,血管内的斑块可能就会少些,病变进展就会慢些,发病年龄也会晚些有些人则可以终身不发病。

一般情况下,只有当冠状动脉狭窄达到70%以上,才会出现胸闷等心肌缺血症状,才会被人察觉。更值得一提的是,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与症状并不完全呈正比。也就是说,有些人的冠状动脉病变可能已经非常严重,但却毫无感觉。因此,无论克林顿还是古月、高秀敏,他们虽然在发病前没有感觉到任何不适,但这并不代表他们是健康人,他们的心脏病变至少经历了四五十年,并在肥胖、高血脂、劳累、压力等危险因素的作用下不断加重,最终发病只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而不是所谓的“突然发生”。

Q:心梗发生前确实毫无预兆吗?还是没有被人们注意到?

A:据统计,在急性心梗病人中,有近一半的人称既往没有心脏病史。但若医生能仔细询问的话,会发现绝大多数心梗病人在心梗发生前还是有一些预兆的,只不过没有引起重视而已:比如有的心梗病人会告诉医生,我近半年来一活动就胸闷、气短,近来好像越来越严重了,但我以为是自己年纪大了的关系;有的心梗病人会说,我一直把心绞痛当成胃痛,吃过不少胃药,有时候也有点效果,只不过最近越发越频繁了;还有的心梗病人说,我最近骑自行车一直觉得胸闷,但我把这归因于缺乏运动……他们谁都不曾想到自己的不舒服是心脏出了问题。另外,心梗发生前还有些特征性的表现,如原来上楼会有胸闷,现在连走平地都胸闷了;原来心绞痛一个月发一次,现在发作越来越频繁了;原来心绞痛在劳累、寒冷、餐后、情绪激动等情况下发,现在好像没什么规律了,安静的时候也会发……上述都是身体发出的“预警”信号,预示着心梗即将来临。

Q:目前冠心病发病有何新趋势?

A: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冠心病的发病率非常低,而近20年,国人冠心病的发病率急剧上升,大有赶超欧美国家之势,这主要与近些年来人民生活条件改善,吃得多、动得少,肥胖、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越来越普遍有关。同时,现代人生活节奏快,精神压力大、过度疲劳等也是冠心病的重要诱因。目前,冠心病有年轻化、平民化的趋势,它已不再是中老年人、富人的“专利”,年轻人、普通工人都成了冠心病袭击的对象。我科接诊过的最年轻的心梗病例年仅26岁,民工发生心梗的也不在少数。

Q:既然冠心病起病隐匿,有什么办法可以早期发现心脏问题?

A:要早期识别冠心病,建议大家不妨记住这么一句话:“宁信其有,勿信其无。”当你觉得不舒服的时候,不要怕麻烦,立即去医院作检查。如果一切正常,大可放心;若发现异常,则能尽早治疗。反之,如果有病不查、不治,后果将不堪设想。

建议年龄在40岁以上、有冠心病家族史、有冠心病危险因素(如肥胖、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抽烟)、有活动后胸闷症状的人,应尽早去医院作检查。由于普通心电图只能检出心肌梗死和正在发生的心肌缺血,对筛查冠心病意义不大,运动心电图检查或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能提高心肌缺血的诊断率。有心绞痛症状或者虽无症状,但检查提示有心肌缺血的人,建议行冠状动脉造影,以明确冠状动脉狭窄情况。

还有一点必须提醒的是,不少老百姓认为心绞痛一定会痛,不痛就不是心绞痛,这其实是一种误解。很多情况下,心绞痛其实并不痛,而是心前区约手掌大小区域的闷、透不过气来的感觉,或许用“心绞闷”来描述更为贴切。

Q:心梗是怎么发生的?为何会在短时间内致命?

A:心梗的发生与冠状动脉壁上的粥样硬化斑块有关。打个比方,血管壁上的粥样硬化斑块就像是北方人爱吃的大馅饺子,皮薄馅多。过度劳累、情绪激动、突然地血压升高、感染、外伤等因素会导致斑块破裂(饺子皮破裂,馅流出来),这时候,机体的凝血系统启动,在血管破口处形成血栓,若形成的血栓把血管完全堵住,血供中断,心梗便发生了。

心梗发生以后,心肌细胞发生缺血坏死,心脏舒缩功能受损,血压下降,病人表现为大汗淋漓、脸色苍白、脉搏细数等休克症状。更危险的是,心梗还会诱发严重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室颤,甚至心跳骤停,短短数分钟即可致命。

Q:哪些人应该特别注意防备心脏病的突袭?

A:一般地说,下列人群应特别提防冠心病:① 40~55岁的男性和绝经期前后(50~55岁)的女性;②吸烟者;③.常进食较多动物脂肪、胆固醇(如动物内脏)者;④肥胖者;⑤高血压病人;⑥糖尿病病人;⑦高血脂病人;⑨有冠心病家族史者;⑩多坐少动的脑力劳动者。

Q:哪些方法可阻止或推迟冠心病进一步发展,预防心梗发生?

A:要预防心梗,建议大家不妨记住六大原则:

首先,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活规律,睡眠充足,劳逸结合,不过劳,避免一切会导致血压突然升高的因素(如外伤、情绪激动等),戒烟,多吃蔬果,少吃动物脂肪、动物内脏,低盐饮食,多运动,保持正常体重。

其次,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病人,应积极配合治疗,争取把血糖、血压、血胆固醇控制在正常范围。

第三,定期体格检查,尽早发现隐匿性心肌缺血,尽早治疗。

第四,当感觉不适时,应尽早就医,切莫因怕麻烦而延误治疗。

第五,40岁以上的男性、55岁以上的女性应常规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100毫克/天,以预防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第六,大量临床试验证明,用调脂药物可使心脑血管事件(卒中、心梗)的发生率下降 30%,故建议有高血脂、无高血脂但有冠脉狭窄、无论血脂状况如何但发生过心梗的人,应常规应用调脂药物。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运动是推迟动脉硬化的有效措施,但剧烈运动并不能延长冠心病患者的寿命。剧烈运动对血管的影响,相当于巨浪拍岸,强大的血流冲击会损伤血管内皮,加重血管病变。因此对冠心病患者而言,持续舒缓的运动,如慢跑、打太极拳、散步等最适宜。

Q:心梗有哪些表现?一旦发生心梗,病人家属该如何应对?

A:心梗的典型表现是心前区剧烈压榨样闷痛,病人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大汗淋漓、血压下降,有濒死感。心梗发生以后,每一秒钟有成千上万的心肌细胞在坏死,这时候,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心肌!家属应立即将病人送到具备心梗急救条件的医院,让病人尽快接受溶栓或者介入治疗。就上海而言,在一些医疗技术较好的医院,只要及时治疗,约96%的心梗病人可获救。

Q:心梗治疗方法的选择有何讲究?

A:一般地说,心梗后2小时内,溶栓和介入治疗的效果相当;心梗后2~6小时,介入治疗效果比溶栓好;心梗后6~12小时,介入治疗效果虽比在6小时内做要差些,但依然有效;心梗12小时以上,则建议保守治疗,等10~14天后再行介入治疗。

专家介绍

葛均波 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江学者、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上海市心血管临床医学中心主任,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主席。长期致力于冠状动脉疾病诊疗策略的优化与技术革新,在血管内超声技术、新型冠脉支架研发、复杂疑难冠脉疾病介入策略、冠脉疾病细胞治疗等领域取得一系列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