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甲型和乙型肝炎

早在上世纪40年代,医生们发现传染性肝炎有两种主要类型。

1)甲型肝炎:通过被污染的水或食物传播,病情较急,几乎没有长期影响。

2)乙型肝炎:通过血液和体液传播,除急性外,还会导致疾病慢性化,并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对健康造成更大的威胁。

在60年代,巴鲁克·布隆博格(Baruch Blumberg)发现乙肝病毒和乙肝病毒的致病机制,推动了诊断试剂的开发和疫苗的发展,他于1976年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发现非甲非乙型肝炎

70年代中期,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哈维·阿尔特(Harvey J. Alter)和他的研究小组证明,大多数输血后肝炎病例不是由甲型肝炎病毒或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而是一种未知的病原体,具有病毒的特征。国际上最初将此类输血相关的病例称为非甲非乙型肝炎(NANBH)。

发现丙型肝炎病毒

80年代,包括两名华裔科学家在内的美国研究团队,使用一种新的分子克隆方法从感染血液中发现的核酸中提取了DNA片段,其中一些片段可能来自未知病毒。

接下來通过该方法在一组 NANBH 标本中发现抗体的存在。这种新型RNA病毒被称为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 HCV)。它可能就是输血肝炎的罪魁祸首。1989年丙型肝炎病毒的发现被发表在《科学》杂志上。

美国查尔斯·莱斯(Charles M. Rice)等科学家90年代的工作进一步证明了输血介导的肝炎可以单纯由丙肝病毒感染引起。这项成果刊登在了1997年的《科学》杂志上。

建立HCV细胞系    

上世纪末,德国科学家终于找到了首个能让丙肝病毒进行高效复制的细胞系。这项突破也登上了1999年的《科学》杂志。

一年后,又开发出全新细胞系。随后,建立了能够研究病毒整个生活周期的系统,发现了HCV的受体,并建立了研究HCV感染的人源化小鼠模型。

人们终于有了能用来筛选丙肝药物的工具。

研发征服HCV的新药

疫苗研发是遏制传染病的重要手段,然而由于丙肝病毒的高度可变性,为疫苗研发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过去了多年,丙肝疫苗至今仍然未能研发成功。丙肝疫苗研究的失败也促使科学家把目光更多地转向治疗药物的研发。

HCV细胞系的建立为新药筛选突破了瓶颈。2005年新药索非布韦的出现,彻底变革了丙肝的治疗。该药成为治疗方案中的主要成份,与丙肝病毒蛋白酶抑制剂、NS5A抑制剂等联用,治疗广泛的丙肝人群。

2011年直接抗病毒药物(Direct Acting Agents,DAA)的出现,使根治丙型肝炎变为现实。包含有DAA药物的鸡尾酒疗法被用于治疗HCV患者,证明对HCV有特异性的直接作用,治愈率为75%左右。而随着DAA药物的不断研究,各类DAA药物对HCV的抗病毒治疗的治愈率超过了95%,甚至对于有些初治无肝硬化的患者,治愈率可达100%。

丙型肝炎从开始发现,到成为一种可以被治愈的慢性疾病,历经各国科学家几十年的不懈奋斗,其中三位科学家因此获得2020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事实证明:人类有能力战胜病毒!

期待将來:人类一定能够战胜新冠病毒!

M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