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屯門醫院骨科專科 顧問醫生 尹耀宗醫生
年過五十的中年人及長者,當患有肩關節疼痛及活動受限制,常常被指患有「五十肩」。事實上「五十肩」只是一個俗稱,並非一個正統明確的醫學診斷。中西醫學亦鮮有以患者年齡為病理命名,避免病者以自己年歲對號入座,自我誤診,錯失了適時針對治療的機會。
常人俗稱的「五十肩」,又稱「肩周炎」或「凍肩症」,正確學名是「沾黏性關節囊炎」,只是眾多肩關節疼痛的原因之一。其確切病因至今未有定論,可能與自身免疫系統或內分泌失調有關,導致肩關節囊發炎,繼而產生黏連及纖維化。所以初發時會出現肩部及上臂疼痛,晚間尤甚,輾轉難眠,其後當痛楚相對減輕時,逐漸出現關節僵硬之功能障礙,提臂梳洗等, 日常上肢活動均受影響,此關節「凍結期」,可持續九個月至一年以上。
原發性的「沾黏性關節囊炎」,具有自然痊愈的傾向。但由病發至康復,往往需要數月以至一年以上;此段期間的肩關節疼痛及僵硬,對患者有莫大影響。故此現今治療方向亦趨積極,一經確診便會及早介入,針對關節囊炎腫,處方消炎止痛藥物,甚或可施行局部關節類固醇注射,輔以物理治療及持之以恆的家居運動方案,多能緩解病症,並大大縮短所需之康復時間。偶有嚴重肩關節僵硬情況,經非手術方法亦無法改善,可採用肩關節內視鏡施行微創鬆解關節膜手術,從而恢復關節的活動能力。
基於「凍肩症」在糖尿病患者當中甚為常見,建議患者檢查血糖水平,有機會及早發現潛伏的糖尿病。而有效控制血糖水平,亦有助加速「凍肩症」的痊愈。
此外,由於「凍肩症」與「後肩關節脫位」的病症甚為相似,兩者均會出現肩關節外旋及提擧受限。考慮到長者在問診時表達能力可能較弱,尤其中風或失智病人,未必能清楚提供曾否有跌倒或肩部受傷的病史,在確診長者患有「凍肩症」前,宜先配合臨床或X光檢查,排除肩關節脫臼的可能。
由於慢性累積性的損傷,研究顯示年過七十的長者中有超過百分之六十五會患有不同程度的肩袖撕裂。而肩袖損傷是長者肩關節疼痛的另一重要原因之一,比所謂的「五十肩」更常見,若分不清五十肩和肩袖損傷的區別,誤診誤治,或會引致肩袖肌腱撕裂惡化。早期的肩袖損傷仍可採用藥物及物理治療改善病程,但由於肩袖肌腱撕裂的自愈能力薄弱,嚴重個案有需要施行手術修補,甚至可能作全關節置換,方可改善功能,紓緩肩痛。
初發肩痛的長者,除了不應妄自斷定為「五十肩」外,亦要明白有機會是來自肩以外的「轉移痛」,常見的病源可能來自心臟、肺尖部、橫隔膜、肝臟膽囊或頸椎。在求診時把各項病症説清楚,配合醫生周詳的考慮及臨床判斷,有助凖確尋得疼痛根源,對症方可治愈。